-
画里山石
中国人玩石,是将生命放到永恒中审视它的价值和意义。它是对人生价值尺度的审视,也是国人赏石的重要原则。 中国古人有各种崇拜:崇拜天、崇拜地、崇拜祖先、崇拜玉,甚至崇拜石头。刻碑立传,泰山封禅,以至于安家镇宅都与石头有很大的关系。 从自然崇拜转化为人文崇拜,知识分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元代以后的绘画,基本是一种“崇拜文化”的延伸。...[详情]
-
文人造园家的江南情结
园林为什么如此之奇妙? 沈复《浮生六记》中有一段描述:其原因就在于“大中见小,小中见大,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,或藏或露,或浅或深……” 纵观古代园林史,对园林情有独钟、难以割舍的文人浩若繁星,不止是游园、住园、品园,更多文人也参与了造园事宜。 造景施技,造园问道,造园家之所以重要,是在于他不是简简单单地撷取自然之物,而是凝练了人的情怀。...[详情]
-
玉山草堂与乡野园林
说起江南园林,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以拙政园、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。然而历史上还有一种不那么精致,很乡土,很田园,也很广袤豪迈的江南园林,姑且称之为“乡野园林”,亦或就用其原本的历史提法——“草堂”。 诗词歌赋中 再见玉山草堂...[详情]
-
甘熙宅第 --- 最为人熟知的“九十九间半”
甘熙宅第,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,位于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,始建于清嘉庆年间,与明孝陵、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建筑“三大景观”,是南京主城面积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住宅。它不仅沿袭了秦淮民居“青砖小瓦马头墙,回廊挂落花格窗”的建筑风格,也突出了内部结构的多重组合与文化装饰的精巧特色,被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评为“民俗瑰宝”。2006年...[详情]
-
杨柳村民居群 --- 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”里的 “九十九间半”
杨柳村民居群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湖社区,始建于明万历七年(1579年),是目前南京地域保存完整、集中、面积最大的民居建筑群。现存比较完整的有 17 个宅院,共建有37进、366间房,建筑面积达11160平方米。[详情]
-
歇山方亭构架制作
[详情]